医院文化

医院发展,最终还是拼文化

更新日期:2014-08-21 16:17:31 点击:0
 

 周亚夫: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曾就读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学院。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全科医师专科学会主任。
 世界上有很多强大的力量,如军事、政治、经济、科技,但是文化的力量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我是一名医学工作者,我想通过自己对医院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来谈一谈医院文化与大学文化,医生以及医学生的培养。医院的文化在哪里?医院的文化凝结在医院发展的历史里,播撒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里,蕴含在每位医生护士的骨髓里,释放在每次医疗的过程里。

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合才能使我们从强大走向伟大

1995年我去美国的时候,曾将自己的观感总结为五个方面的印象:一个环境,两个网络,三足鼎立,四个特征,五个化。一个环境,即良好的生态环境。两个网络,高速信息网络和高速公路。当时,美国的高速公路占全世界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三足鼎立,立法、司法、行政三足鼎立的政治体制。四个特征,即充分推行市场经济、完备的法律制度、良好的社会保障、大量的教育投入。五个化,即分工高度专业化,商业节约化,城市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这里就谈到了文化的问题。美国发达的经济、科技离不开其拥有的充满活力且丰富多元的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走过的道路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要发扬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否则你就不算大国,不算强国。文化是软实力,我们应该把它提升到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这一高度来认识。

同样,一所好医院没有优秀的文化是不行的。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合才能使我们从强大走向伟大。谈及医院文化建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尊,丽温,两关”。“两尊”即尊重生命,尊重人格,这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两温”即温和的态度,温馨的氛围,这是构建和谐医院所必需的;“两关”即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来关注病情、关怀病人,我个人认为这是医学的标准。
我经常说,爱和信任就是最伟大的力量,你懂得去爱别人、去信任别人,别人就会爱你和信任你,这对医务工作者非常重要。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奥斯勒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非常成功。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各位,机会之门向你们敞开着,你们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们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神圣的使命糟蹋成一份卑劣的生意,将你们的同胞当成众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你们定可以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你们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生是人类之友这个始终保持的最好的头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这些话对医务工作者是很有帮助的。吴阶平院士的医学人文观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他认为,医学不能没有科学技术,同样,医学也离不开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

当今这个时代是以文化论输赢的时代,拼设备也好,拼技术也好,最终还是要拼文化。有时我问一些医院的院长,医院缺什么?院长们都会说缺钱,缺物,缺知识.缺人才。但是我们有时候把人才的概念定得过于狭窄,使很多人才只停留在一般专家的层次。人才的界定,既有专业的标准,还有道德、文化的标准。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医院,就是有魄没有魂。有魄无魂者为莽汉,有魂无魄者为幽灵,两样东西结合起来才是有能量的人,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才。

大家知道,在医院里,从事技术工作是基础。技术工作有技术标准、法律标准、道德标准、价值标准等,这些都受文化标准的统摄。文化是一种战略资源,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谁先掌握文化,谁先发扬先进文化,谁就掌握制高点与主动权。有强大文化支撑的医院,才是一个大医院。文化是人的灵魂,而有科学技术和人文情怀的人,才是医院真正的灵魂。

听到学生都跟我说早上好,哪怕是站得很远的也会招手,我一天的心情就变得舒畅。

那么,医院文化究竟应坚持什么理念呢?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七条

第一,内在性的诚信理念。诚信是医院的立院之本,要把诚信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第二,能动性的创新理念。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医院发展的动力。第三,自觉性法治理念。就是怎么自律,怎么依法洽院。第四,快速的应变理念。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面对全球经济化、信息化的发展,面对境外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原来我们是讲大鱼吃小鱼,但是现在却成聪明的鱼吃愚笨的鱼。第五,开放性的拓展理念。这里讲的开放拓展,就是怎样从量的拓展走向质的拓展。以前大家讲究航母战略,把医院做得很大。其实量的拓展不可少,但是质的拓展更有必要。在质的拓展过程中就要讲究文化战略。因为垄断的战略思维已经不实用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真正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第六,忠诚思想团队的理念。怎样让病人信任医院,怎样让员工忠诚于医院,都与医院的文化建设相关。第七,学习性的组织理念。在学习中成长,学以致用。《论语》上讲: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不学不思,那只会是死路一条。因此医院要学,要思,要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形成一个团队,来保障医院能够健康、和谐、快速地发展。

医院文化既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主要是工作环境和生活设施等。也包括行为文化。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要体现“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也出自《论语》。一个人要做到“温良恭俭让”,通俗点说,也就是要有风度。我跟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讲,希望他们都成为现代的绅士淑女,那么就得学会50个基本的礼节。举个熟悉的例子吧,从最简单的打招呼开始,看到我要说周校长好,早上起来同学之间要说一声早上好,走到食堂要跟师傅讲一声早上好,走在路上看到清洁工扫地也要说早上好。听到学生都跟我说早上好,哪怕是站得很远的也会招招手,我一天的心情就变得舒畅和愉快。
同样的道理,医生护士不会笑着和病人打招呼,这是不行的。微笑是一种能力,是自信与宽容的表现。除了会打招呼,会微笑,还要有很好的步态,这样才算合格。所以,医生护士还要学会走路,步态行为要充满美感。我经常让我的学生找国外那些医生题材的电视剧看一看,看里面的医生护士平时是怎么走路的。如果你留心的话,那些医生即便是在紧张地做手术,他们之间的对话也是非常精炼和优美的。有人说这是翻译人员的功劳,但翻译人员也不一定是学医的,不见得能把所有的话都翻译好。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医生的内在修养,朴素的语言也有很美的表达方式。行为文化耍传递给病人什么呢?就是要给病人带来生的希望。当病人看到医生后,他就感觉能活下来,你能治好他的病。一次服务,一个微笑,就要给病人带来生存的信。

从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审美,通过文化来传递医院的独特竞争力

医院需要独一无二的文化竞争力。这里的独一无二不是说换个护士服的颜色。或者是把手术室刷成温馨的粉红色,而是指医院有独到的技术,有独特的文化,别人没法学你,学也学不像。当然,文化是要积累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我认为,医院文化要通过创新来冲破传统医学模式的桎梏。大家知道,传统医学模式的表现归结为四条。

一是“重经济效益,轻人文关怀”。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的效益是空虚的,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的效益是短暂的。因此,两个效益都得要。

二是“重具体症状,轻人文交流”。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乏人文关怀,淡化了双方的情感。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病人去看门诊时,医生问他哪里不舒服,病人便开始描述自己的症状。一般病人说到18秒的时候就被医生打断了。医生打断病人的话后,又让他重新开始说,52个病人中只有1个能够回到他想说的主题上,其余51个已经找不到题目了。他们还做了一个试验,一直让病人把话说完,统计下来是需要92秒。但现实中医生只给了他们18秒的时间。往往是病人话还没讲完,医生的化验单已经开好了,就让病人直接去检查。

三是“重风险防范,轻人文关怀”。现在医疗纠纷多了,医生更多的是关注“病人不能来告我,不能让医院赔钱,赔了钱要罚我,告了我要承担责任”。防范了风险,却缺少了人文情怀四是“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熏陶”。很多评价标准都是硬技术标准,很少用人文的标准来提升整个医院队伍的品质。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才能彰显医院独特的魅力。对于这句话,我有自己的理解。首先,一个好的医生要有人文功底。我上学的时候,学校传染科的主任很有声望,他给我们讲过很多精彩的病例。我记得有一个是关于结核病诊断的。上个世纪50年代出现了雷米封,使结核病得到了有效的治愈,发病率大大降低。有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个持续发热的病人,查来查去查不出发热的原因。后来主任查房时跟病人一交流,把旁边的医生说了一通:“你们现在连结核病都不会看了。这个病人看着像林黛玉的脸,肯定是结核病。结核在哪我不知道,你们查。”说完就走了,结果后来一查,果然是脊柱结核。这位医生没有给病人进行常规检查,光是根据“林黛玉的脸”这一特点就做出判断,可见他是有人文修养的。

其次,医学人文关怀要渗透在医院的环境与结构布局中。怎样使医疗空间宁静舒适?怎样让医疗流程中的单向性与循环性、激流与缓流、分流与合流等能够符合审美原则和医疗秩序?怎样使医疗区域的结构符合美学原则?怎样使标识系统雅俗共赏,有知识的人能看懂,农民也看得懂?怎样使不同诊疗科室的布局更具个性.?这些都需要从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审美,通过文化来传递。

第三,让医学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医护人员要爱美、懂美,医学就是修复美、创造美。医学是实施人体与人心再造的一种艺术,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种技术。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爱美之人,懂得美的人。柏拉图讲,人类追求美有三个最高境界:心宽,有使命感,仁慈。什么是美呢?我给它下了个定义:气质、修饰、环境、职业的和谐统一。医护人员训练有素的语言和行为能力,要和他们从事的职业、工作场所、承担的使命相吻合,要避免语言生硬苦涩、缺少人情味,要把紧张的气氛变轻松,把严肃的事情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处理好。

人文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视野,拓宽心灵的空间

良好的医院文化引导医患关系,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改善医患关系医生也好,护士也好,我们应该怎样接待病人,怎样让病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与尊重呢?态度决定一切。现在很多医生看病时头也不抬,病人进来后不知道坐在哪里,显得局促不安。医生、护士查房时,直接闯进来而不敲门。手术前要求医生一回答病人提出的一切问题,还要做心理疏导,而现在很多医生只是讲:“来,签个字,准备手术。”医生、护士在公共场合议论病人的隐私,暴露病人不该暴露的部位,这些都是医生护士的失职。医学人文精神由三方面的内涵组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高贵的灵魂与美丽的,心灵。1905年,奥斯勒在告别医界的演说中提到:“医生必须对抗三大敌人,第一,使人沦为庸医的无知;第二,冷漠及其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死亡;第三,堕落与人格上的缺陷。”这是他认为要做好一个医生必须要对抗的“三大敌人”,这些话非常值得回味。我们要努力成为“五家合一的医生”:政治家的机敏,哲学家的思辨,文学家的幽精神的过程。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整天与病人打交道,心理压力很大。不妨通过人文修养的提高来释放自己的心灵空间,来调整、充实自己,使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充满爱心,每天都能收获病人满意的目光。

“名医”不一定是“良医”,但是“良医”一定能成为“名医”

大学文化和医院文化怎么互补,才能繁荣和发展医院文化?这个问题也值得思。考。中国悠悠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多样的文化,包括我们的时代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中国文化有中国气派,不要小视。中国人要重视中国文化,要弘扬中国文明。说到大学文化,“大”即大师,大气,大家,就是要培养“大家”。一所大学之所以享有盛誉,在于其有伟大的内涵,跟医院一样,有了内涵才能算得上好医院。在建设文化的过程中,首先是要有中国气派,胸怀宽广,放眼世界。

2500多年前的大学之道就讲究“在明德,在精明,在止于至善”,即“明德”、“精明”、“至善”三纲。要“平天下”,你就要“治国”;要“治国”,就要“齐家”;要“齐家”,就要“修身”;要“修身”,就要“心正”;要“心正”,就要“意诚”;要“意诚”,就要“格物”。这些虽然和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不完全一样,但是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文化上的启迪。所以我说它有四个精神品质:挑战世界,包容世界,接受多样文化的辐射;面向全球,立足本国;引领未来;脚踏实地。这就是一流大学的精神品质。

一流大学的精神品质也要融合到一流医院的精神品质里来。大学有三个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报效祖国。医生则是为病人看病、为医院立信、为学生示范、为自己树行。临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涉及医院的声誉、品牌、形象、经济实力、职工的精神面貌。怎样来培养“良医大家”?我觉得“名医”不一定是“良医”,但是“良医”一定能够成为“名医”。老师也一样,应该用“良师”,因为“良师”更重要。

医院和学校共同承担着培养医学生的重任,所以需要教学相长。老师就像是一盏明灯,一座灯塔,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就遇到过很多好老师。前段时间有一个军事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有一个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课题要评审,向我咨询谁是这方面的专家。当时我在电话里跟他开玩笑:“流行性出血热的问题,你问我就行了啊,我知道的。”“你怎么知道流行性出血热的?”我说:“流行性出血热的特点是:高热脸红酒醉貌,头痛腰痛像感冒,皮肤黏膜出血点,恶性呕吐蛋白尿。”他说:“你怎么还记得?”我说:“二十七八年前,我的传染课老师就是这么告诉我的呀,记住这四句话就会看流行性出血热了。”所以说,一个好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就是让他一下子能够记住。培养“五品医学人才”,即高尚的道德品性,哲学的思维品德,优良的业务品行,豁达的品格,练达的品味,这也是我一直贯穿于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理念。要让心默,艺术家的情趣,佛学家的慈悲。医生还要具有“三度”:科学的态度,儒雅的风度,大家的气度。科学的态度能督促我们在行医时严谨、勤奋、求是;儒雅的风度能提升我们的涵养;大家的气度让我们做到坦然无愧、坦然无惧、坦然无争。

医生要经常看看经典文学作品来提高人文修养,因为文学作品的特性可以给医学研究带来启示。文学可以让我们对生活产生整体全面的感受,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从旧的模式向新的模式转换。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具体化、形象化、细节性的描写,给了我们感受和思索的空间,看问题的视角也会有所不同。同样一本《红楼梦》,政治家说它写的是阶级斗争,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佛学家说它写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德学家说它是一部忏悔录。因为文学作品不会给你一个固定的答案,读者的出发点不同,读后的体会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也可以拓宽思路去对待医学问题。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给了我们很多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的机会。文化的创造性和情感性,激发我们反对教条主义,实现科学创新和对医学主义的弥补。文学有虚拟性、理想性和批判性,很多问题都能激发人们的智慧。文学的趣味性让我们热爱生活、投入生活、感悟生活。

提升文学修养的过程就是提升医学伦理灵之窗释放五种光芒:第一,要有睿智的目光,而不是迷迷茫茫的。你往病人面前一站,病人一看,就觉得你很聪明,很有智慧。第二,要有深邃的目光,病人透过你的眼睛,就觉得你很坚定,能给病人带来鼓励。第三,要有善良的目光,往病人面前一站,你的眼睛里就透露出慈悲和关怀。第四,要有镇定的目光,善良并不代表软弱,要向病人传递一种信息:我能治好你的病。第五,要有机敏的目光。当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精力、品质融为一体,他的人文素养上升到一个层次时,他才会释放这些光芒。

最后,我要讲一个我自己开发的理论,叫大拇指理论。这个理论的意思是,在医学上,大拇指能发挥50%的功能,其他4个指头发挥另外50%的功能,因此你要做大拇指,就必须要有50%的能力。另外,也要认识到大拇指只能发挥50%的功能。还需要其他4个指头的配合。因此对于一个管理者,你的能力必须要出众,这样你才能带领其他人;而同时,你也要记住,只有你一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不能忘记与你并肩作战的伙伴,一定要包容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周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