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人物

岐黄有术,誉满杏林桃李芳 兄弟争辉,一片丹心济安澜——记淮安市“兄弟”名中医王兆凯、王兆军

更新日期:2016-04-03 15:49:55 点击:0
 

淮安市名中医颁奖仪式

 

进社区进行健康宣教

 

门诊为患者把脉

 

在拜师仪式上接受

在下乡义诊途中修改论文

2016年2月,第三届“淮安市名中医”名单发布,淮安市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王兆军入选。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十多年前的第二届淮安十大名中医的名录上,有一个相似的名字——王兆凯。先后享誉“淮安市名中医”称号的王兆凯、王兆军,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他们是亲兄弟,也是同传家门绝学的“师兄弟”,更是在中医学领域亦师亦友的“同行”。一生耕耘在杏林的王氏兄弟,究竟是如何“锻造”出这段杏林佳话的?真实的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与王氏兄弟进行了对话。
 
杏林佳话:
中医世家出了一对“兄弟”名医
 王兆凯、王兆军兄弟俩的年纪都不小了。哥哥王兆凯年逾古稀,弟弟王兆军也岁过花甲。不过,两人都显得精力充沛。尤其是王兆军,上下楼一步两台阶几乎成了他给人的特有印象。说起两人的从医源头,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父亲王绍和。
 
“我们家世代行医,已经到了第五代。”王兆军介绍,兄弟俩迈进中医学大门,始自继承家传医术。根据王兆凯的记述,他们的祖父王致和、伯祖父王景和均为淮上清末民初名中医。父亲王绍和16岁从伯父学医,20岁悬壶乡里,1936年入学镇江医政学院学习西医,新中国成立后再读江苏省中医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1959年,王绍和开始研究乳糜尿中医治疗,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声名大噪,曾一度出现“院在苏北一乡村,名传中华各省市”的盛况。
 
王绍和膝下共四子,排行老大的王兆凯和排行老三的王兆军成为祖传医术的衣钵传人。“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想学医。”王兆凯说,年少时的他喜好文学,但父亲的一句话扭转了他的人生,“当时,我的弟弟们年纪都很小。父亲对我说,‘尔乃哲嗣,医将何传?’”于是,1960年,王兆凯考入医专,开始了从医生涯。
 
王兆军也在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后开始随父从医。从夹着书本在淮阴卫校医士班旁听西医学,到在中药房做临时工,再到赴盐城卫校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王兆军的身上更肩负着父亲王绍和对“中西医”结合的理想。“父亲认为,单纯地学习中医是行不通的。”王兆军说。
 
对于凡事爱“悟”,颇有些小“自负”的王兆凯,王绍和给予的是适时的点拨和“泼冷水”;而对年纪较小的王兆军,王绍和的教法很严厉。初学中医时,王绍和要求王兆军每天背一首《汤头歌》。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王兆军也坚持了这种勤奋的学习方法,最废寝忘食的时候,他能够将《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等教科书熟练背写。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氏兄弟通过各自的努力钻研,不仅将家传医学发扬光大,在乳糜尿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建树颇多,双双成长为新一代的淮上名医。
 
 
术业专攻:
乳糜尿证治声名远播
走进淮安市吴鞠通中医研究院内王兆军的诊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挂了满墙的锦旗。这些都是经王兆军治愈的病人送来的。送锦旗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有淮安本地的,也有山东、上海等外省市的。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锦旗是淮阴区一名乳糜尿患者的心声:“三级医院说不治,来到贵院获新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王氏家族在乳糜尿证治方面的疗效和口碑。
 
 “乳糜尿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的疑难杂症之一,尽管发病率不高,但是全国逾400万的患者也是当今医学界的研究课题。”王兆军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王绍和接诊了不少“尿白如乳,伴有凝块时排尿不畅甚至尿潴溜且痛苦不堪”的患者。这种病被西医诊断为“乳糜尿”,医生多无良策。体会到患者病痛难除,求医无门的痛苦,王绍和在继承父辈治浊经验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数年的临床探索与研究,终于总结出中医治疗乳糜尿的“一方八法”,并提出中医对乳糜尿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药、护理、预后等一系列观点,以及络脉瘀阻与乳糜尿淋巴管阻塞的机理相对应的论点。
 
由于临床疗效日渐显著,王家治疗乳糜尿的声名一传十,十传百,慕名而来的病患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王绍和所在的淮阴区丁集卫生院就这样变成了全国闻名的专科医院。
 
1984年,江苏省卫生厅拨专款在丁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乳糜尿专科医院。王兆凯、王兆军也先后进入该院随父出诊,加入到乳糜尿治疗的研究中。父子三人共同完成了“乳糜尿中医治疗”、“消糜汤加味治疗乳糜尿”等科研成果,研制的“乳糜冲剂”获国家发明专利。
 
站在王氏先辈们的肩膀上,王兆凯、王兆军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努力在家传医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他们在父亲“一方八法”乳糜尿治法的基础上,又总结发展到穴位膏贴、熏蒸、外敷、针灸推拿,以及丸、散、膏等多种疗法。为了分享王氏治疗乳糜尿的经验,并完成父亲生前心愿,2002年,王兆凯、王兆军总结王氏家族几代先人的临床经验,共同编著了《乳糜尿中医证治》一书,弥补了医学界没有治疗乳糜尿医学专著的空白。
 
除了家传的乳糜尿证治,王氏兄弟还像父亲一样“痴迷”于研究清代淮阴著名中医吴鞠通的中医理论。“如果说张仲景是中医学的泰斗,那么吴鞠通就是温病学的巨匠。”王兆军说,作为一代淮医大师,吴鞠通编著的《温病条辨》是与《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他对于温热性疾病的辨治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多年来,王氏兄弟在吴鞠通学术研究上孜孜不倦,携手出版了《吴鞠通医案析评》,并参与编纂了《吴鞠通研究集成》一书。
 
杏林耕耘不言倦。如今,王兆凯、王兆军的个人简历上挂满了各种荣誉和成就。他们成为两项市级非遗项目——王氏祖传乳糜尿治疗技术和吴鞠通温病治疗技术传承人。王兆凯还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王兆军也相继被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常委、省中医药学会名家流派研究会副主委。
 
仁术仁心:
大医有德济疾苦
   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兆凯、王兆军兄弟俩的性格各有特点,对中医学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但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医德、医品却一脉相承。
 
在王氏兄弟眼中,父亲王绍和既是医术上的良师,更是他们人生观上的领路人。“其实,药物治疗只是中医学的一面。学习中医理论,对塑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很有好处。我们继承父亲最大的瑰宝,是医德。”王绍和曾对两兄弟说:“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不知人事,不能为医。”在日常行医过程中,王绍和也竭尽全力为患者“精打细算”,碰上经济困难的患者,他经常自己掏钱或通过别的办法让病人吃上好药。多年来,王氏兄弟也用实际行动纪念着父亲的言传身教。
 
“视病患如亲友”是了解王氏兄弟的人对他们的深刻印象。2014年10月,一名来自湖北黄石的年轻乳糜尿患者来到王兆凯的门诊。因家中贫困,该患者早早辍学,四处打工,却不料患上了难治的乳糜尿。虽然特意赶到淮安来求医,但却苦于囊中羞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兆凯不仅多次完善治疗方案以缩短治疗时间,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精简各项检查,还把自己的饭卡拿给患者使用。
 
 现任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的王兆军则一直告诫弟子和全院员工,“永远坚持优良的医学品德”。由于平时接触穷困患者众多,王兆军对他们感同身受。对待病患,沟通不厌其烦;昂贵的药品,他能不开就不开;门诊病人买药少个块把钱,王兆军立马自己垫上。“这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病人却很重要。”王兆军说。
 
不仅如此,牢记职业和社会责任的王氏兄弟,时至今日都保持着“走到哪,学到哪”的状态。师承家学的王兆凯原本专攻中医内科、妇科。 2012年,王兆凯受聘于解放军八二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实际急诊中遇到的患者“逼迫”他不断加强对消化科、关节病等其他门类疾病的学习和研究。“不学不行!否则怎么服务患者?”王兆凯说。
 
历任江苏淮阴县乳糜尿专科医院医生、副院长、院长;淮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淮阴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淮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兆军每到一处,都留下了“无悔”的脚印。“淮安市劳动模范”、“淮阴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淮阴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王兆军停留过的地方总有荣誉加身。他先后主持的“实施合作项目妇幼保健措施的探讨”等科研项目分别获淮安市科技进步四等奖、淮阴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用他的话说,“每到一个新岗位,都学到新知识,进入新角色。”
 
除了医学方面的诸多头衔,王兆军还是淮安市科协委员、淮安市科普专家讲师团专家组成员。业余时间里的他还有无偿献血服务队志愿者、红十字会义务宣传服务志愿者、健康教育志愿者等身份。从医几十年来,王兆军坚持无偿献血约9800毫升,相当于将他全身的血液更换了2次。就在记者采访王兆军的当日,他一边忙着看诊,一边见缝插针地为即将在第二天开办,面向一所乡村中学老师的中医养生保健义务讲座备课。迄今为止,淮阴县的所有乡镇、80%的企、事业单位都留下了王兆军义务演讲的足迹,受惠者包括普通老百姓、乡村干部、公务员、老师、青少年、消防队员等等。“父亲曾说,‘不药是中医’。有时候,医患沟通的语言胜过良方。所以,在门诊上不能满足的医患沟通,我就到健康教育的场合去补做。”王兆军说。
 
桃李芬芳:
传承淮医力不余
王绍和曾说:“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虽然年纪都不小了,王兆凯、王兆军却仍奋战在医疗第一线,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如今,他们忧思的更多的是,如何将家传医术和自己的平生所学传承下去。
 
“时代变了,想学中医又能学下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个中医的培养周期很长。按照现在的医学院学制,学13年才能上临床。而相比书本理论,临床实践在中医学习中占七八成。也就是说,一名中医,到40多岁才能有小成。”兄弟俩感叹。
 
“肩上有担子。”感受到淮医传承的紧迫性。多年来,王氏兄弟广收弟子,桃李芬芳。目前,王兆凯经过公证的学生有四五人;王兆军则多达11人。带徒弟的同时,他们也在忙着著书立说和继续完成科研项目。王兆凯一生创新了很多中医理论,他正着手进行整理,准备将家传医术和自己一生积累的方、药总结归纳出来,编著一部《王兆凯医案医话》。王兆军则忙于进行一个名为《基于吴鞠通文献挖掘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项目。
 
“时代变了,中医也应该‘变’。”在对未来淮医的发展思考上,兄弟俩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王兆凯说,相比西医,中医属于宏观认识思维,具有西医不具备的灵活性,“中医治病,要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即使是同一种病,也会因环境、地点、时间、性别等因素而差异很大。所以,淮医应将前人的验方与各种环境,以及新出现的情况相结合进行诊治。同时,‘中西’结合并非指中医药结合,而是将西医的微观学和先进仪器作为中医望诊的补充。”
 
王兆军的想法更加“前卫”。“我们正在开发的软件,是想把‘互联网+’运用到中医治疗上。把吴鞠通、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家的所有验方、医案等学术经验归集到电脑里,进行分类,并做出症状检索,再加入现代医学辅助检查的建议,以帮助刚上临床或基层的全科医生选择最适合的药方,尽快掌握中医治疗技术。”在参与淮阴区24个乡镇中医药工作的督导过程中,王兆军深切感受到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匮乏,这也是他发起该项目的一个初衷。他表示,虽然目前业界关于把中医理论智能化会否违背中医辨证论治的争议尚无定论,但在他看来,相比传统的“个人中医”,一个把众多医家的学术集大成的智能化体系,胜过一个存在知识、经验局限的医生。而且,“智能化是未来避无可避的趋势。”
 
“屠呦呦82岁得了诺贝尔奖,我们起码还能奋斗十几年。”告别时,王兆凯如是说,仍宛如十几岁的少年的意气飞扬。
                                               淮海晚报记者  何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