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加强急诊体系建设 实现救治能力超越——记淮阴医院急诊外科成

更新日期:2015-01-06 15:25:58 点击:0
 

淮阴医院急诊外科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创伤救治体系的最大功能,不仅强化急诊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强能力建设。为淮阴区突发性伤害事故提供有力的医疗救治保障,做到全院上下一体,统一行动,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零距离抢救,将最有效治疗及时提供给伤者,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此,淮阴医院急诊外科配备了具有高级职称、具备普外科急诊30多年工作经验的医师掌舵,同时增加了脑外科、胸外科、骨科、肝胆外科、眼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妇科、儿外科、ICU等中坚力量为梯队和后备的急诊外科团队,确保了急诊外科综合救治能力的超越。

真实场景再现:

某日18:10,急诊中心接到120现场报警电话:在淮阴区域内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淮阴120同志已经赶赴现场:经初步诊断,有呼吸心跳骤停1人、昏迷1人、危重伤5人、中度伤1人。现场正在对心跳骤停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其他6名重伤及1名中度伤者进行紧急包扎、固定、止血、输液后,已经转运回淮阴医院急诊中心途中,请求做好相关应急救护准备!

18:15急诊中心抢救室当值医、护同时接到信息后,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并报告了护士长苏硕。随即当值外科医师又报告了院部总值班,科主任郭维冬根据现场返回的信息,向医院应急办及院长做了汇报,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案。唐业勤院长听汇报后,分析此次事件的规模共8人受难,根据事故灾难分类属一般事件。但是介于危重患者多,其中1人已经当场呼吸心跳骤停,其他6人生命垂危,很可能转化为较大事件。决定提升应急救治预案启动的类别与等级,即启动事故灾难类(二级响应),明确了仇海兵副院长任总指挥,应急办主任谢光军任现场指挥,负责统筹药品、器材、设备、医务人员等资源保证,总值班负责调集保卫、陪护、陪送、陪检等后勤资源。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内抢救的组织实施并有序安排住院、手术。

18:20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在急诊中心根据总指挥及现场指挥的要求,立即集合应急小组成员,并对急诊抢救室现场进行分区(分为黑色区、红色区、黄色区),分别接诊心跳骤停、危重伤、中度伤,对应的区域分别由当值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应诊;护理应急小组分成:二次检伤、登记识别(上腕带)、输液、陪送陪检、协助抢救与复苏、院感防控等6个小组。总值班根据要求将各种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等物资调拨到位。各就各位等待120转运的伤者到来。

18:40,120转运的8名伤者到达急诊中心,首先由二次检伤组护士用创伤指数法(定量法),对8名伤者进行二次检伤,并按照类别将伤者移到相应的抢救区域,接上各种监护设备,登记组护士立即进行腕带识别,以确保患者安全,输液组护士打开静脉通道,在相应区域的医师评估、指导并口头医嘱下,由协助抢救与复苏组护士使用多巴胺、间羟胺、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及协助心肺复苏。急救医师根据评估考虑:呼吸心跳骤停的一位伤员,一直在不间断施行心肺复苏。转运途中的另外一名重伤员也因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采取了不间断心肺复苏术,8人之中2名心跳骤停者要继续实施心肺复苏。5名重伤者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严重胸外伤、骨折伤。由陪检组护士全程陪的CT室、放射科、B超、化验等等检查全面有序展开。紧接着,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对伤情作第三次判断,并依照轻重缓急分别将伤者安全转送到手术室、病房与ICU。

19:40伤者的紧急抢救全部结束,并安全的进入到相关的手术室、ICU、病区、治疗室。急诊科主任郭维冬按要求统计上报了此次突发事件处置结果:共收住入院7人,其中骨科1人、脑外科3人、胸外科1人、重症科2人。呼吸心跳骤停1人抢救成功转入ICU,1人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20:00仇海兵副院长组织相关人员紧急会议,对此次突发事件的应急质量与处置能力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要求。宣布此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对收治伤者的相关科室及应急办公室提出进一步要求,追踪事件的发展与可能的变化。在伤员家属没有到达之前,继续由服务部全程负责伤员的看护需要,明确院办公室为对外发布信息的扎口部门,及时向交警部门通报伤员治疗进展。                                      

 王往   郭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