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疫情不退,我们不散 ——记淮阴医院援鄂医生吴杰

更新日期:2020-04-11 15:49:18 点击:0
 
2月9日清晨,吴杰响应上级号召,主动请缨驰援湖北。“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我要去湖北一线贡献我微薄的一份力量。尽管此去风险很大,有可能被传染,有可能面对死亡……但是国家有难,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责无旁贷。”吴杰说道。
为了确保准时接班,吴杰每天上班要提前一个小时来到方舱医院,戴好手术帽、口罩、护目镜、手套,穿上防护服、隔离服、鞋套,再戴手套……在同事的协助下做好防护措施,再次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穿过三道门,到达舱内。因为担心要上厕所,吴杰都不敢喝水,为了以防万一还穿着成人尿不湿。一班要查房两次,一趟房查下来要三四个小时,每天,吴杰和同事们穿着三层厚厚的隔离服,戴着口罩面罩等防护设备,六个小时下来基本都在不停地走动,下班后腿像灌了铅一样,但他从未喊过累。
在这次应对疫情的大考面前,吴杰养成了很多好习惯,从接收病房开始,他就要求自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病人了如指掌。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一记录下来形成资料,并对患者的每一份资料都烂熟于心。
患者李先生今年40多岁,他刚住进方舱医院的时候呼吸道不适症状很厉害,咳嗽得觉都不好睡,“他入舱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正常,但我巡查时发现病人精神状态较之前差了一点,咳嗽也在加重,我不放心,便给病人测量氧饱和度,发现只有八十几,这样的病人就很可能在往重症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吴杰说。经过精准的用药和治疗,李先生在3月4日出院。
吴杰长期在急诊科积累的经验深知,医生不只是诊疗,更多的还需要安慰、帮助和鼓励。吴杰每天都会到患者的病床边和他们聊天,询问他们的需求和想法,解答他们的疑惑,又或者只是随意地聊聊他们的家庭和朋友。“我觉得对患者心理上的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我们的患者有10岁的孩子,也有70多岁的老人,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状态也是不一样。医生需要通过和患者沟通,来了解他们内心需要什么或是出现了什么问题,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慢慢地,患者的心理状态就会得到改变。”每次查房巡视,吴杰总是给予病人一次温暖的握手,一个加油的手势,一次真诚的微笑,“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也许就是打开病人心结的钥匙,是助力他们早日康复的重要源泉。”
吴杰说:“中国自古以来从未被苦难打败过,现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疫情一定会得到控制,胜利属于我们。逆行而上,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是‘白衣战士’的职责,亦是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