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岐黄有术,誉满杏林桃李芳 兄弟争辉,一片丹心济安澜

更新日期:2016-12-14 08:06:54 点击:0
 

——记淮安市兄弟名中医王兆凯、王兆军
 
◎术业专攻:

  乳糜尿证治声名远播

  走进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内王兆军的诊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挂了满墙的锦旗。这些都是经王兆军治愈的病人送来的。送锦旗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有淮安本地的,也有山东、上海等外省市的。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面锦旗上,写着淮阴区一名乳糜尿患者的心声,“三级医院说不治,来到贵院获新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王氏家族在乳糜尿诊治方面的疗效和口碑。

  “乳糜尿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的疑难杂症之一,尽管发病率不高,但全国有逾400万的患者,也是当今医学界的研究课题。”王兆军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王绍和接诊了不少“尿白如乳,伴有凝块时排尿不畅甚至尿潴溜且痛苦不堪”的患者。这种病被西医诊断为“乳糜尿”,医生多无良策。体会到患者病痛难除、求医无门的痛苦,王绍和在继承父辈治浊经验的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数年的临床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中医治疗乳糜尿的“一方八法”,并提出中医对乳糜尿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药、护理、预后等一系列观点,以及络脉瘀阻与乳糜尿淋巴管阻塞的机理相对应的论点。

  由于临床疗效日渐显著,王家治疗乳糜尿的声名一传十、十传百,慕名而来的病患覆盖全国各省市及自治区。王绍和所在的淮阴区丁集卫生院就这样成为了全国闻名的专科医院。

  1984年,江苏省卫生厅拨专款在丁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乳糜尿专科医院。王兆凯、王兆军也先后进入该院随父出诊,加入到乳糜尿治疗的研究中。父子三人共同完成了“乳糜尿中医治疗”、“消糜汤加味治疗乳糜尿”等科研成果,研制的“乳糜冲剂”获国家发明专利。

  站在王氏先辈们的肩膀上,王兆凯、王兆军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努力在家传医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他们在父亲“一方八法”乳糜尿治法的基础上,又总结发展了穴位膏贴、熏蒸、外敷、针灸推拿以及丸、散、膏等多种疗法。为了分享王氏治疗乳糜尿的经验,完成父亲生前心愿,2002年,王兆凯、王兆军总结王氏家族几代人的临床经验,共同编著了《乳糜尿中医证治》一书,弥补了医学界没有治疗乳糜尿医学专著的空白。

  除了家传的乳糜尿诊治,王氏兄弟还像父亲一样“痴迷”于研究清代淮阴著名中医吴鞠通的中医理论。“如果说张仲景是中医学的泰斗,那么吴鞠通就是温病学的巨匠。”王兆军说,作为一代淮医大师,吴鞠通编著的《温病条辨》是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他对于温热性疾病的辨治,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多年来,王氏兄弟在吴鞠通学术研究上孜孜不倦,携手出版了《吴鞠通医案析评》,并参与编纂了《吴鞠通研究集成》等书。

  杏林耕耘不言倦。如今,王兆凯、王兆军的个人简历上挂满了各种荣誉和成就。他们成为两项市级非遗项目——王氏祖传乳糜尿治疗技术和吴鞠通温病治疗技术传承人。王兆凯还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王兆军也被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常委、省中医药学会名家流派研究会副主委,所主持的乳糜尿专科是淮安市首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并通过了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的中期评审。

  ◎杏林佳话:

  中医世家出了一对兄弟名医

  王兆凯、王兆军兄弟俩,哥哥王兆凯年逾古稀,弟弟王兆军也岁过花甲。不过,老哥俩都精力充沛。尤其是王兆军,上下楼一步两台阶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性动作。说起两人的从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父亲王绍和。

  “我们家世代行医,已经到了第五代。”王兆军介绍,兄弟俩迈进中医学大门,始自继承家传医术。根据王兆凯的讲述,他们的祖父王致和、堂祖父王景和均为淮上清末民初名中医。父亲王绍和16岁跟着伯父学医,20岁悬壶乡里,1936年进入镇江医政学院学西医,新中国成立后再读江苏省中医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1959年,王绍和开始研究乳糜尿中医治疗,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声名大噪,曾一度出现“院在苏北一乡村,名传中华各省市”的盛况,因此,王绍和获得了省劳模称号,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王绍和膝下共四子,老大王兆凯和老三王兆军成为祖传医术的衣钵传人。“一开始我并不想学医。”王兆凯说,年少时的他喜好文学,但父亲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弟弟们都还小。父亲对我说,‘尔乃哲嗣,医将何传?’”于是,1960年,王兆凯考入医专,开始了从医生涯。

  王兆军则在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后开始随父从医。从夹着书本在淮阴卫校医士班旁听西医学,到在中药房做临时工,再到赴盐城卫校中医班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王兆军的身上更肩负着父亲王绍和对中西医结合的理想。“父亲认为,单纯地学习中医是行不通的。”王兆军说。

  对于凡事爱“悟”,颇有些小“自负”的王兆凯,王绍和给予的是适时的点拨和“泼冷水”;而对年纪较小的王兆军,王绍和的教法则更严厉。初学中医时,王绍和要求王兆军每天背一首《汤头歌》。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王兆军也坚持了这种勤奋的学习方法,最废寝忘食的时候,他能够将《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等教科书熟练地背写。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氏兄弟通过各自的努力钻研,不仅将家传医学发扬光大,在乳糜尿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建树颇多,双双成长为新一代的淮上名医。

  2016年2月,第三届“淮安市名中医”名单发布,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王兆军入选。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十多年前的第二届淮安十大名中医的名录上,有一个相像的名字——王兆凯。先后享誉“淮安市名中医”称号的王兆凯、王兆军,确实有着血缘关系。他们是亲兄弟,也是同传家门绝学的师兄弟,更是在中医学领域亦师亦友的同行。耕耘在杏林的王氏兄弟,究竟是如何“描绘”出这段杏林佳话的?他们又是怎样的人?带着这些疑问,淮海晚报记者与王氏兄弟进行了对话。    淮海晚报记者 何弦

  ◎仁术仁心:大医有德济疾苦

  采访中,记者发现,王兆凯、王兆军兄弟俩的性格各有特点,对中医学也各有独到的见解。但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医德、医品却一脉相承。

  在王氏兄弟眼中,父亲王绍和既是医术上的良师,更是他们人生观上的领路人。“其实,药物治疗只是中医学的一面。学习中医理论,对塑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很有好处。我们继承父亲最大的瑰宝是医德。”王绍和曾对两兄弟说:“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不知人事,不能为医。”在日常行医过程中,王绍和也竭尽全力为患者“精打细算”,碰上经济困难的患者,他经常自己掏钱或想办法治疗好病患。多年来,王氏兄弟也用行动秉承着父亲的言传身教。

  “视病患如亲友”是了解王氏兄弟的人对他们的深刻印象。2014年10月,一名湖北黄石的年轻乳糜尿患者来到王兆凯的门诊求医。因家中贫困,该患者早早辍学,四处打工,却不料患上了乳糜尿。虽特意赶到淮安来求医,却苦于囊中羞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兆凯不仅多次完善治疗方案以缩短治疗时间,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药物,精简各项检查,还把自己的饭卡拿给患者使用。

  现任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的王兆军则一直告诫弟子和全院员工,“永远坚持优良的医学品德”。由于平时接触穷困患者多,王兆军对他们感同身受。对待病患,沟通不厌其烦;昂贵的药品,他能不开就不开;门诊病人买药少个十几、几十块钱,立马自己垫上。“这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病人却很重要。”王兆军说。

  不仅如此,牢记职业和社会责任的王氏兄弟,时至今日都保持着“走到哪,学到哪”的习惯。师承家学的王兆凯原本专攻中医内科、妇科。2012年,王兆凯受聘于解放军八二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实际急诊中遇到的病患“逼迫”他不断加强对消化科、关节病等其他门类疾病的学习和研究。“不学不行!不然怎么服务患者?”王兆凯说。

  历任江苏淮阴县乳糜尿专科医院医生、副院长、院长,淮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淮阴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淮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兆军每到一处,都留下了“无悔”的脚印。“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淮安市劳动模范”、“淮阴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淮阴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王兆军停留过的地方总有荣誉加身。他先后主持的“乳糜尿的中医证治”、“乳糜尿的中医证治”、“消糜汤治疗乳糜尿的探讨”、“淮阴区慢病防治”、“实施合作项目妇幼保健措施的探讨”等五项科研项目分别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淮安市科技二等奖、四等奖,淮阴科技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用他的话说,“每到一个新岗位,都要学到新知识、进入新角色。”

  除了医学方面的诸多头衔,王兆军还是淮安市科协委员、淮安市科普专家讲师团专家组成员。在业余时间里,他还有无偿献血服务队志愿者、红十字会义务宣传服务志愿者、健康教育志愿者等身份。从医几十年来,王兆军坚持无偿献血约11000毫升,因此也获得了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国红十字会联合颁发的“无偿献血金奖”。就在记者采访王兆军的当日,他一边忙着坐诊,一边见缝插针地为在第二天开办的面向一所乡村中学老师的中医养生保健义务讲座备课。迄今为止,淮阴县的所有乡镇、80%的企事业单位都留下了王兆军义务演讲的足迹,受惠者包括普通老百姓、乡村干部、公务员、老师、青少年、消防队员等等。“父亲曾说,‘不药是中医’。有时候,医患的语言沟通和调理指导往往胜过良方。所以,在门诊上不能满足的医患沟通,我就到健康教育的场合去补。”王兆军说。

  王兆凯、王兆军(前排中坐者)和弟子们合影

  ◎桃李芬芳:传承淮医品牌不遗余力

  王绍和曾说:“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虽然年龄大了,王兆凯、王兆军却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仍奋战在医疗第一线。如今,他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将家传医术和自己平生所学传承下去。

  “时代变了,想学中医又能学下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个中医的培养周期很长。按照现在的医学院学制,学13年才能上临床。而相比书本理论,临床实践在中医学习中占七八成。也就是说,一名中医,到40多岁才能有小成。”兄弟俩感叹。

  “肩上有担子。”感受到淮医传承的紧迫性。多年来,王氏兄弟广收弟子,桃李芬芳。目前,王兆凯经过公证的学生有5人;王兆军则多达11人。带徒弟的同时,他们也在忙着著书立说和继续完成科研项目。王兆凯一生创新了很多中医理论,他正着手进行整理,准备将家传医术和自己一生积累的方、药总结归纳出来,编著一部《王兆凯医案医话》。王兆军则在完成一个中国中医科学院交办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江苏省地方志中医药文献的辑录与整理”后,又忙于进行一个名为“基于吴鞠通文献挖掘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项目。

  “时代变了,中医也应该‘变’。”在对未来中医的发展思考上,兄弟俩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王兆凯说,相比西医,中医属于宏观认识思维,具有西医不具备的灵活性,“中医治病,要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即使是同一种病,也会因环境、地点、时间、性别等因素而差异很大。所以,淮医应将前人的验方与各种环境,以及新出现的情况相结合进行诊治。同时,‘中西’结合并非指中医药结合,而是将西医的微观学和先进仪器作为中医望诊的补充。”

  王兆军的想法更加“前卫”。“我们正在开发软件,想把‘互联网+’运用到中医治疗上。把吴鞠通、张仲景、孙思邈等中医名家的所有验方、医案等学术经验归集到电脑里,进行分类,并做出症状检索,再加入现代医学辅助检查的建议,以帮助刚上临床或基层的全科医生选择最适合的药方,尽快掌握中医治疗技术。”在参与淮阴区24个乡镇中医药工作的督导过程中,王兆军深切感受到基层中医药人才的缺乏,这也是他发起该项目的一个初衷。他表示,虽然目前业界关于把中医理论智能化是否违背中医辨证论治的争议尚无定论,但在他看来,相比传统的“个人中医”,一个把众多医家的学术集大成的智能化体系,胜过一个知识、经验有局限的医生。而且,“智能化是未来避无可避的趋势。”

  兄弟争辉,一片丹心济安澜

  ——记淮安市兄弟名中医王兆凯、王兆军